沅陵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创新思路,细化措施,深化改革,充分运用金融思维、金融理念、金融工具,谋划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打造金融服务平台。
沅陵县以国家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为载体,下设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务组织,畅通服务渠道,增强服务功能。一是成立沅陵县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以创建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南金融监管局的支持下,率先创建成立沅陵县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中心设立了政策产品宣传区、融资配套服务区、融资增信服务区、路演直播间、金融会客厅等各类服务专区。由中心牵头,吸纳县域内9家商业银行、5家涉农保险公司、一家融资担保服务公司、农业农村局、工信局、人社局等相关机构和职能部门进驻办公,改变了以往单家金融机构唱“独角戏”的运营模式,改善了公众办理政策性贷款“多头跑”的繁琐境地,提高了金融服务质效。二是成立乡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因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门槛高,而县域市场主体在融资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抵押物,融资难问题一直很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县财政出资成立了沅陵县乡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本着“我为你服务、你为我所用”的原则,与湖南省农信担和怀化市财信担签订合作协议,由农信担和财信担为沅陵市场主体提供担保增信服务,乡村信息服务公司为其提供保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同时在全县各乡镇和村居分别成立了融资担保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有效疏通了金融活水流向农村的渠道,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成立沅陵县辰州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于近年来经济下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部分中小微企业资金不充裕,因企业发展急需资金应急,需要向民间寻找高昂的应急资金,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为有效降低县域内中小微企业应急融资成本,2023年县财政出资3000万元成立了国有独资小额贷款公司,为市场主体提供阳光化、规范化、低成本的应急周转资金,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和断贷风险。四是成立了沅陵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政府组织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积极探索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所有权等农村综合产权抵押的贷款方式,不断扩大农民抵押担保物范围,通过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化解金融机构抵押物处置难题,有效破解了农业发展融资瓶颈,激活了农村沉睡的资产。
二、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满足公众多元需求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动金融机构立足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金融机构“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满足市场主体多元需求。一是创新乡村振兴系列产品。围绕乡村振兴,湖南银行推出了“惠农担”系列农业产业特色信贷产品,沅陵农商行围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乡村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实体,创新推出了“粮食贷”、“茶叶贷”、“油茶贷”、“林改贷”等特色产品;为助推沅陵中药材产业发展,探索推出了“药材贷”“中药材保险贷”,完善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金融;为了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继建行“共享贷”后,农商行创新推出了“共富贷”。在今年遭受6.22巨大洪灾之后,为了加快复工复产,推动灾后重建,创新开发了由财政贴息80%的“复产兴业贷”,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二是创新农村权益类信贷产品。依托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积极开发以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为基础的农户有形资产抵押融资、农户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类信贷产品。县政府成立了2000万元的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充分保障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抵押贷款银行贷得出,农户贷得到。目前全县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588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89950万元。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了以公益林天保林收益权质押的信贷产品“惠林贷”,该产品自推出以来深受广大林农称赞,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写入湖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予以推广。目前为林场、经济合作社和林农共投放“惠林贷”1340万元。通过林权、生态公益林收益权质押,农户实现了资源变资本,青山变金山的愿景。三是创新小微企业质押信贷产品。探索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环境权益抵质押、供应链金融等融资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满足各类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全省第一个探索了企业排污权质押贷款,山能环保排污权质押贷款项目获省绿色金融优秀项目奖。
三、用足用活金融政策,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沅陵县是国家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是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该县围绕这两块“国字号金子招牌”,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对改革试验区和普惠示范区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打好组合拳,多方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一是补贴贷款利息和担保费。县委县政府为鼓励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对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进行财政贴息,2023年贴息资金达1035万元。通过对此类贷款贴息,激发农业生产经营内生活力,对于稳定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放大了财政支农资金聚合效应和使用效益。对按时还本付息的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了补贴贷款利息和担保费,2023年该类贷款贴息260万元,补贴担保费50万元,有效降低贷款主体融资成本,提升主体获得感,缓解资金压力,提振经营信心。为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共享贷”“共富贷”贴息237万元,贴担保费75.69万元。同时,引导市场主体重视信用,推进县域信用体系建设。另外,积极落实上级贴息政策,如: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37万元、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贴息925万元、购买农机贷款贴息456万元等。2023年全年贴息资金达2629万元,补贴担保费225.69万元。二是提供低成本应急周转金。以县财政自有资金成立的小贷公司,按照央行基准利率为市场主体提供应急周转资金,大大降低了县域内中小微企业应急周转融资成本。小贷公司2024年1至9月,累计为市场经营主体提供7500万元应急周转资金,节约成本约570万元。三是充实风险补偿基金。县财政按照农信担、财信担等融资担保机构上年末在保余额的0.5%安排代偿补偿专项基金,农信担执行0.5%的担保费率,财信担执行0.75%的担保费率,低于其他地区1%和1.25%的担保费率标准,降低了贷款主体的融资担保成本。截至今年8月份财信担在保余额20021万元,农信担在保余额13273万元,一年可减少担保费167万元。通过政府成立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增加了企业的信用担保,减少了反担保。同时,进一步充实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担保基金,充分发挥有限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金融资金。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在深化金融改革中,沅陵县不断优化金融供给,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