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的系统性、持续性、有效性和覆盖面,中方县在元旦、春节期间(以下简称“两节”)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人民群众、市场主体金融认知得到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有效维护法治营商环境的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法律法规解读与宣传。县司法局牵头有关单位,利用乡镇赶集日开展“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积极发动中方籍返乡大学生贡献青春力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案例和生动图片、漫画,重点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和《湖南省贯彻〈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实施细则》进行宣传,耐心介绍非法集资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常见手段,揭露惯用犯罪伎俩,着力宣传“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责任自负”,提高社会公众的识别能力,让法律法规知识深入人心。
发动专业机构普及金融知识。县金融办联合辖内银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推出“守好钱袋子共度幸福年”新春赠礼活动,围绕信贷、保险、理财、支付结算、存款保险、反洗钱、人民币反假、非法集资、征信常识、证券违法等各类金融知识和防范校园信用卡风险等内容播放宣传标语、宣传短片,制作和发放温馨提示手册及红包、挂历、纸杯等宣传小礼品,着力宣传“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使群众树立正确理财观念。据统计,活动期间县金融办和各金融机构发放宣传手册、小礼品2000余份。
深入群众共同剖析典型案例。县法院与中方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提高法律意识警惕非法借贷”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在县城各大型显示屏播放案例处置视频、警示视频,人民法院干警、乡镇干部职工抢抓年前群众置办年货时间节点,在集市、商城悬挂宣传标语,为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与此同时,组建中方法院普法志愿服务队,深入集市、商城向前来采购的群众与各商铺宣传我县近年来查处的典型非法集资案件情况,突出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开展以案说法,揭示非法集资的风险及社会危害,并提醒广大群众在投资理财前做到“三看、三思、三不要”,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集资,积极举报非法集资线索,支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共悬挂条幅10条,发放宣传折页1000张,解答群众疑问若干,切实增强了辖区群众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警惕度,为广大群众过好幸福年提供保障。
强化重点部位新业态风险提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县金融办、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等部门组成联合宣传组,在县城人口较集中的超市、商城、集镇等区域设立宣传讲台,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海报、购物袋等,重点对利用购物返现、低价旅游、畜牧业认养等营销噱头,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政策旗号,利用元宇宙等新概念的新业态、新形态非法集资活动,加强风险防范提示。
积极发挥各乡镇属地宣传势能。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危害性的认识和对非法集资行为的识别能力,各乡镇结合实际情况,做足功课、做好宣传前准备,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内容,确保宣传实效。一是发动干部职工和志愿者逢场日在人口集中场所、集贸市场、营业场所附近设立宣传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答惑解疑;主动走访辖区内个体工商户,上门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教育。二是充分发挥各村固定宣传栏作用,利用村部及交通关口宣传栏窗口效应,在宣传栏设立打非专题宣传窗口,张贴宣传海报,更新警示案例。三是在各村(社区)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方式,面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耐心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防非打非知识,鼓励群众主动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和金融常识,对“高额回报”的民间借贷、“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远离非法集资。并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中来,呼吁居民远离非法集资等金融陷阱,识破犯罪组织者的险恶用心,如发现可疑行为要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四是贴近百姓宣传。以“消防安全敲门行动”“平安建设”“屋场会”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五进”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单位、进机构网点),对群众进行全面宣传,通过大力宣传引导镇村居民形成“不贪便宜不上当,不图高息不折本”和“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的社会心理预期,从而自发抵制非法集资活动、远离各种诱惑。
打造县级融媒体常态化宣传阵地。近年来,随着非法集资手段、名目不断增加,其组织性、隐蔽性不断增强,县融媒体中心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大力推动防范非法集资线上宣传阵地建设。建立防非宣传新闻稿件快审绿色通道,确保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常态化发布防非知识学习资料,拍摄制作防非、反诈等主题宣传片积极向上级投稿争优。主动加强与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之间的深入合作,信息传播渠道更加通畅,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俨然成为防非宣传的重要阵地。“两节”防非宣传活动期间发布新闻报道14篇,发布或转发视频案例5篇,总阅读、浏览量超50万次。
来源:怀化市中方县金融办
供稿人:袁诗锦
审核人:杨绍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