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以“三个狠抓”筑牢“三道防线”--—溆浦县多措并举有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湖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dfjrjgj.hunan.gov.cn 时间:2023-08-01 16:08 【字体: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溆浦县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经济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要求部署,坚持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以“高”的站位、“实”的举措、“严”的作风把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做出成绩、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坚决筑牢“三道防线”:

一、狠抓制度建设,坚决筑牢“工作机制防线”

溆浦县致力于建立健全防范金融风险的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出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强化措施,金融风险得以有效防范和化解。

一是在政治引领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传家宝,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金融风险从源头上看是“人”的风险,是观念不正确的风险、是觉悟不高的风险。溆浦县依托各级党组织,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金融风险防范各环节全过程,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围绕“战略制定、目标核定、任务分解、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绩效辅导”六大关键点,通过抓好金融业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素养、提高政治素养等方式,从思想上、组织上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全过程自觉参与,帮助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政绩观,坚决筑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是在组织保障上用实招。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金融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县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涉稳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应急预案》,有力有效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大力开展解债类非法集资打击整治活动;为确保工作力度和效率,适时调整溆浦县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着力构建常态化推动体系、制度化保障体系、及时化预警体系、协同化办案体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门监测预警工作组,由县公安局和县政府金融办双牵头,下设6个工作专班。加强处非工作力度,切实完善防范与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做好处非人员保障,由专人负责处非相关工作,形成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合力。

三是在宣传教育上做文章。通过开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使“不贪便宜不上当,不图高息不折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育人民群众主动防范风险,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共同守护幸福生活。重点针对养老、涉农、虚拟货币、“校园贷”以及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政策旗号,利用元宇宙、NFT等概念的新业态、新形态非法集资,加强风险提示。印发《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湖南省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等宣传手册5000余份,发放“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外汇交易风险提示”等倡议书30000余份,要求每个县直单位悬挂宣传横幅1幅以上,每个乡镇、村要制定固定性宣传标语2幅以上。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全县形成了自觉抵制非法金融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狠抓专项整治,坚决筑牢“风险管控防线”

溆浦县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全县银行业存量不良贷款大幅下降,非法金融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金融监管力度有效提升,不良贷款率总体压降到1%以内、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立案打击率达100%、有财产可供执行的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100%、涉金融违法(含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件立案打击率达80%以上、非法集资陈案化解率80%达以上、“套路贷”“校园贷”等互联网非法金融案件打击率达100%,严守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体来说,做到了“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全县各银行金融机构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清收专班,摸清不良贷款风险底数,分类制定清收化解措施,明确不良贷款清收化解的目标任务、时间期限,分类施策,加大催收力度,督促债务人限期偿还本息,或在签订分期偿还计划、清偿全部利息、落实有效担保等前提下,依法依规通过办理延期、续贷、重新签订借款合同等方式,保护银行债权,盘活不良资产,扎实推进不良贷款清收专项行动,确保完成不良贷款压降任务。

二是强化专项清收。对全县公职人员在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已逾期未清偿的不良贷款本息、家庭共同贷款和为他人提供担保的不良贷款本息、已逾期未清偿的信用卡透支金额和违约金额,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督促本人尽快还款。对拒不还款的,由公职人员所在单位通过约谈责任人等形式进行督促,限期落实还款。经劝告督促仍然置之不理、恶意拖欠的,由组织、纪检监察部门采取“三停五不”(“三停”即“停薪、停职、停岗”,“五不”即“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不加薪、不晋级”)措施,督促公职人员履行还款责任。

三是强化司法执行。为有效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化解,合力防控金融风险。溆浦县率先成立溆浦县人民法院驻溆浦农商行诉源治理工作站和溆浦县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标志着溆浦县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迈进了正规化、专业化、系统化。溆浦县金融纠纷调解人民委员会将对因金融业务产生的信用卡、金融借款等纠纷进行调解,细化优化立案前委派调解、立案后委托调解、诉中受邀参与调解等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专业高效、有机衔接、便捷利民的纠纷化解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金融案件诉讼增量,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自2022年11月9日成立至今,共调解金融案件125件,总标的额达到6270.88万元,实际收回贷款本息456.2万元,化解不良贷款4600万元,为金融企业节省诉讼费达63.56余万元,有效的化解了金融不良贷款风险,为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司法力量,节约司法资源,缩短办案周期。

四是强化贷款管理。金融监管部门将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工作纳入货币信贷政策的传导实施及年度监管评级范围,定期监测不良贷款余额变动情况,对清收处置进度缓慢、化解风险成效不明显的机构,约谈主要负责人,督促落实专项行动工作部署要求。督导金融机构切实提升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内控水平,加强贷款流程和机制管理,把好贷款审核审批和投放关口,严防不良贷款边清边增、先清后增。加大对违法违规发放贷款问题的查处力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杜绝行业内外利益输送、相互勾结等违法违规现象,营造风清气正、合规高效的行业氛围。

三、狠抓日常监管,坚决筑牢“责任落实防线”

溆浦县通过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全流程全链条制度,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和实控人的主体责任,压实各级部门的属地和维稳责任,压实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大追责问责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通过严把“三道关口”,滋生金融风险的空间进一步压缩。

一是严把责任关口,源头有防控。从严从紧压实防范化解金融风主体险责任,按季度对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各乡镇及县直部门年度综合评价、目标绩效考核和平安建设考核。印发《溆浦县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各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防范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包保责任制,对全县8883家市场主体进行了全覆盖排查,对涉及投融资中介、养老服务、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的739家企业进行了重点排查,组织企业负责人签订《不组织、不协助、不参与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承诺书》608份,组织县直机关、乡镇干部职工(含退休干部)签订《不组织、不协助、不参与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承诺书》30000余份。认真组织学习《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外汇交易风险提示》和《防范打击“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十条严禁”》,提高群众防骗能力,倡导群众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向公安、处非办举报,正常金融秩序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做到了严把“入口关”,做好源头控制。

二是严把监测关口,事中有预警。积极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监测预警。对全县民间投融资机构进行排查,找出“危险源”,建立监测台账。按照行业监管原则,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县教育培训机构、房地产企业、重点项目、农业合作社等进行了专项排查。要求各乡镇、部门运用资金异动、网格管理、行业监管等手段,对监测到的风险及时预警处置,并按季度提交监测报告。部署开展常态化风险排查,对高风险领域、地段或场所,并按季度报送排查情况报告。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依托大数据监控技术,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动态,把预防关口前移,积极推动基层工作人员发挥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探照灯”“吹哨人”作用,实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三是严把管理关口,事后有对策。聚焦目标任务,紧盯短板弱项,针对现场督查走访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金融机构采取销号管理的方式,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县打处非办对各金融机构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评价、考核。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排查、谁负责”的原则,督促高风险金融机构优化内部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组织公安、司法、市监、乡镇等部门加强联合协作,率先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加强日常巡查,加大对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力遏制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牢牢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

防范金融风险,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下一步,溆浦县继续以更坚定的决心、更过硬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坚决贯彻落实省市金融工作要求,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营造更优金融生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溆浦保驾护航。

来源:溆浦县政府金融办


【怀化】以“三个狠抓”筑牢“三道防线”--—溆浦县多措并举有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94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