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
四月廿七 乙巳年 辛巳月 癸巳日
既能保健又能赚钱?“褐灵菇”投资或涉集资骗局
【案例】
“褐灵菇”可提高免疫力,买后不仅“白得”还能“稳赚”?2025年初,一起有关“褐灵菇”投资的骗局浮出水面,维权群内50余人经济受损。
吴先生,50岁,四川南充人,2024年2月在朋友介绍下了解到四川灵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售卖“灵菇”类产品,据介绍,褐灵菇产品学名是多糖类保健品,且是和大医院共同研发的,预售价格很划算,这让注重养生的吴先生有些心动。过了没多久,该公司便邀请他前往四川成都某酒店参加线下产品发布会。
发布会上,公司宣传该产品是由国家农业专家教授金某某负责技术研发,由四川天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并在成都市新都区大丰镇褐灵菇基地种植的。吴先生上网查询,发现网上确有褐灵菇词条且显示是金某某研究出来的,便放下戒心。随后工作人员给他们每人品尝了一份褐灵菇的养生汤,并表示褐灵菇经过研发后,即可制成多糖类保健品,食用后可大大提高免疫力。
吴先生说现场很多人因褐灵菇不错和公司宣传诱人而留下。公司负责人表示,因褐灵菇还在种植所以是预售。每购买1万元,客户便可在“菇王金徕”APP内获得2.5万的购物积分。“购物积分”不能使用,但会按照每天3%的进度转化为提现积分,“提现积分”既可以在APP内再次原价购买产品,也可以在扣除手续费后进行1:1提现,甚至可以私下交易积分获利。
“工作人员说我们买产品就是入股,买的产品越多,获得的等级越高,而且我们不管花多少钱,都会按照每天3%的比例进行转换,正常来说,34天后我们如果将积分全部提现,就能获得1万元现金购买的产品和24250元(扣除3%手续费)的现金。”吴先生说,他只对产品感兴趣,获得的“提现积分”,他均用来在APP内购买产品了,后来他甚至用现金线下购买过其他会员的“提现积分”来购买产品。
然而,虽购买了价格共3万余元的“褐灵菇”产品,吴先生却一直没有收到货,期间他多次询问公司工作人员,但得到的答复均是再等等。
2024年4月,和他一同充值的朋友发现APP内本该提现的“返现积分”无法提现,吴先生还庆幸自己没有留下积分。
5月,多人发现APP无法打开,工作人员称是技术问题正在处理。
7月,“内部群”通知所有“股东”前往成都金牛区的公司统计金额,“当时我以为统计完金额就能拿回钱了,所以还没有意识到被骗。”吴先生回忆。
10月,未收到货也未收到款的众人,再次前往公司办公地点维权,但发现已人去楼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进入了一个名为“灵菇农业新群”的微信群聊采访。群内多位成员称自己被骗,有群友反映该企业和大医院的授权证书上内容为假,“他们之前宣传说和四川华西中西医药研究院有合作,我们就以为是华西医院,如今出事后我才看见,正规的是四川华西中医药研究院”。
一工作人员在群内表示,目前公司的负责人全部失联,她也被拖欠了15000元的工资,随后,“股东”们纷纷表示,均无法联系到公司负责人。
天眼查上显示,四川灵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目前已被列为“经营异常”,多次拨打该公司电话,均无人接听。
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该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及非法占有。此案中,“每购买1万元,可在APP内获得2.5万的购物积分,而且按照正常流程34天后能获得1万元现金购买的产品和24250元的现金”,具有公开宣传性、并且承诺了高回报,属于“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情形,吸引了大量用户进行投资获取积分,是从事非法集资的行为。而且用户购买商品进行交易时平台未发货,后来公司也人去楼空,符合《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关“具有非法占有”的认定标准。
对于此案,付建强调,投资人应尽可能的收集证据,向警方提供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收集在平台购物未发货截图等交易记录、投资凭证等证据,以证明自己受到欺诈。
【温馨提示】
湖南省委金融办提醒您,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保健品的信任,虚构与大医院合作背景、夸大产品功效,通过“高回报积分返利”“预售入股”等手段推销保健品项目,实施非法集资犯罪。大家在投资此类项目前,应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产品是否具备正规批文,警惕“专家研发”“权威合作”等虚假宣传,勿因“医院背书”盲目信任。同时,不轻信以“购物积分每日转化提现”“稳赚不赔”为噱头的“消费返利”“预售理财”。如发现企业存在虚假宣传、拖欠产品或资金链异常等情况,请及时收集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向公安机关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切勿轻信“内部处理”“技术故障”等托词。
整理自:大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