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观岳麓,盛秋看湘江。11月28日,2019湘江金融发展峰会基金创投论坛在湘江基金小镇隆重举行。
作为湖南省内年度规格最高的金融盛会,2019湘江金融发展峰会以“金融科技·湘江论道”为主题,同时开展银行科技、保险科技、基金创投三大分论坛,旨在进一步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建设。基金创投论坛聚焦“科技资本融合·共促成果转化”,邀请科创孵化平台专家、创投机构、科创企业、高校代表共聚湘江西畔,共话资本赋能科技成果转化。
据悉,此次活动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岳麓山大科城推委会办公室、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局(金融办)共同承办,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湘江创投孵化器有限公司具体执行。
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朱皖,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社辉,湖南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调研员向兵,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资本市场处副处长罗平、湖南湘江新区党政综合部副部长、产业中心(筹)主任郑平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中国科技开发院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定诚,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处副处长成晓建,以及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6所重点院校,海捷投资、歌斐资产、启赋资本、AA投资、合力投资等50余家省内外知名投资机构,逾70家湖湘科技创新型企业代表同聚一堂,共襄盛会。
政策支持
夯实科技成果转化基石
湖南湘江新区是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既是经济新区,也是科创新区,是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湘江新区辖区内,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簇拥 20 多所高校院所、57 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汇聚 40 余名“两院”院士、3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10余万名创业创新团队和科研人员,是湖南当之无愧的自主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湘江基金小镇集聚 345 家基金机构,机构基金管理规模 2204亿元,天使基金、VC基金、PE基金、并购基金集群发展,正崛起为角逐资本市场的新高地。与生俱来的科创资源优势、产融结合所形成的资本力量,湘江新区推动“科技资本融合,共促成果转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最关键的环节,湘江新区先后出台多项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创业富民的政策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积极因素,以湖南金融中心为抓手,以湘江基金小镇为切入口,搭建高校、企业、金融、市场多种要素集聚融合的新平台。
图 | 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社辉
会上,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社辉首先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湖南湘江新区承担了“三区一高地”的重要使命,以“产业转型、动能转换”为主体目标,以高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为发展两翼,着力打造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和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区。“湘江新区产业高端化的过程,是一个资本有效投入的过程、科技创新的过程、产学研金合作的过程。”罗社辉表示政府将竭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打造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高地,欢迎广大机构和企业入驻飞速发展中的湖南金融中心。
图 | 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朱皖
“‘十三五’以来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着力推进创新型省份的建设,我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真抓实干”的成效两次获得国务院的申报表扬,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氛围逐步浓厚,创新成果和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朱皖在讲话中指出,省科技厅一直着力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后续还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创新,优化创投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长沙特别是湘江新区科技金融结合的先行先试,凝聚多方合力,完善多元服务,形成多点支撑,努力将湖南打造成投资的热土。
市场之手
打通转化链条形成闭环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只有10%-30%应用于生产,真正能形成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仅为其中的20%左右,科技研发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分别从科技创业孵化的实践与思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经验与启示、天使投资如何遴选成长黑马、资本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资助力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享。
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一线城市北上广依旧走在行业前列。国家科技部科技专家库专家、中国科技开发院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定诚结合中开院20多年的成果转化实践探索谈到,要发挥“资本市场的第一棒”的作用,构建以创业孵化链条为核心载体的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在孵企业股权(期权)投资+孵化社区运营”的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商业模式。
“成果转化应该从最后一公里倒推第一公里,根据市场及企业需求,匹配相应专家或者技术。”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处副处长成晓建则分享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经验与启示。他强调,着力抓好技术转移,才能促进技术交易。除理论研究、政策扶持和行业管理外,关键在于打通人才队伍、专业管道、专业化服务、循环成长等环节,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闭环服务链,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产业化。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居世界第一,其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接近80%;而我国2016-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在40%左右,2018年大概在55%左右,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敏在论坛上表示,对创新创业的投资,核心就是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壁垒是一切竞争壁垒的终极注释,优秀的企业,本质都是技术型公司;伟大的企业,更是如此。
作为关注科技创新的主要资本力量,天使投资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技术趋势引导创业潮流”,科创类企业早期投资专家、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认为,天使项目的核心要素就是赛道和赛手。未来将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新材料等新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投资过程中,看重科创企业的创业精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产品能力、运营能力等。
AA投资创始合伙人王浩泽认为,投资机构应该为优秀科研成果寻找配套产业经营伙伴,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搜罗优秀科研人才;高校专注创新技术研究,持续提供优质人才输出;产业伙伴则完成由雏形向产品或解决方案的转化,从而形成良性闭环。
政企联动
深筑科技创新护城河
在以“湘江论道·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题的活动圆桌论坛环节,湖南湘江新区党政综合部副部长、产业中心(筹)主任郑平、湖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飞龙、海捷投资董事长储慧斌、歌斐资产合伙人陈昆才、集慧智佳创始人李雷、瑞翼能源董事长杨政,就如何依托湘江基金小镇等创新平台和载体,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打造湖南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氛围和环境结合自身投资与产业实践,各抒己见。
在精彩纷呈的头脑风暴中,大家一致认同需要多方合力,打通科技成果对接资本和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政府需要拿出“店小二”服务精神,优化环境、搭建平台、完善服务;高校院所需要提升市场化思维,用更优质的成果直面市场和企业需求;投资机构努力增强识别成果价值的专业性。通过政府、学术、产业、投资人等不同维度的交流与探讨,拓展科创视野、创新投资思维,为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提供了更多思考。
着力推动金融资源向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领域集聚,湘江新区这方创新创业热土上,一批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一个个科研项目结出硕果,2019湘江金融发展峰会基金创投论坛会场外的展区,来自湖南本土的7家科技成果转化代表企业:超能机器人、潇振工程、天云软件、瑞翼能源、视觉伟业、鲲鹏智汇、纳雷科技分别带来了机器人、磁阻尼与结构减振技术、数据平台、能源工程、人像识别系统、无人机、毫米波雷达等方面的成果,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和互动!
万物冬藏待春来!湖湘大地,创投氛围火热,科技成果转化如火如荼,在政府、高校院所、创投机构、科创企业的合力助推下,科技资本深度融合,共促科技成果转化,将为湖南本土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来源:湘江基金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