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图高息,大胆放贷,不料血本无归;成功商人,耀眼光环,谁知尽皆假象;惊天集资诈骗,涉案金额8.8亿元,210人被骗,损失近4亿元,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魔力?他又是如何诈骗这么多人的?
李女士急忙赶往嘉陵大厦,可是,她发现这里原本热闹的海南泰达拍卖有限公司已经人去楼空,门口也被一把大锁锁住了,这时她才知道,这家公司的老总沈桂林已经逃到国外了。
原来,李女士把五千多万元借给了这家公司的老板沈桂林,没想到沈桂林却突然失联了。李女士急忙到处找人打听沈桂林的下落,她也找到公司的员工询问,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沈桂林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就在这寻找过程中,她发现借钱给沈桂林的大有人在。
受害人互相打听,最后他们算出共有200多人借钱给沈桂林,有几十万、有几百万的,上千万的也不少,涉及的金额高达几个亿。许多受害者因为找不到沈桂林,纷纷跑到公安机关报案,2013年12月18日,海南省公安厅将案件移交给海口市公安局进行侦查。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手该案件后,第一时间冻结了沈桂林的资产将近一个亿。
为了尽快核实受害者的损失,警方立即赶往沈桂林三个公司的所在地,经过调查,他们发现,沈桂林在出逃前竟然把登记借款的金额、支付利息等资料的账本全部烧毁了。这也给沈桂林涉案金额及人数的认定,以及赃款赃物的流向追索带来困难。最后,警方根据受害者提供的借据、《借款协议》、银行汇款凭证等证据,又经过大量的工作,最终确认共有210人被骗,涉案金额高达8.8亿多!
这个沈桂林到底是个什么人?他是怎么骗了这么多钱的?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让沈桂林选择把所有借债的证据全部烧毁,然后逃之夭夭?这200多人损失的钱到底去哪了呢?
要想了解这些钱究竟去哪儿了,就必须找到沈桂林,在调查沈桂林公司的同时,海口警方也在努力查探沈桂林的下落。
经调查,沈桂林是2013年12月7日从海口出逃到香港,并辗转到泰国、缅甸等地。在这过程中,警方获得一个线索,沈桂林在海口时长期和一位戴某同居。侦查员找到戴某后,给戴某做工作,希望她能配合警方把沈桂林劝回来。
经做工作,沈桂林于2013年12月27日从国外回国向公安机关投案。随后,警方把他从云南押回了海口。
被骗的210个人对于沈桂林的突然出逃,在事先是完全不知情的,他们几亿元的资金就这么安心地放在这个人的手里,难道他们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沈桂林?为什么人们会这么容易相信他呢?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他生意出现了问题,这些人为什么事先一点都没有觉察出来呢?
几乎所有接触过沈桂林的人,包括受害者都觉得沈桂林这个人有修养,有文化,而且,在海南生意圈内他的名气不小,他是海口泰特典当有限公司、海南美丽道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同时还拥有很多头衔:“省工商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拍卖协会会长”、“省典当协会会长”等等。
许多受害者都说,沈桂林在海南商界是个传奇人物,因为沈桂林身上各种各样的头衔,让人相信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而且,他不俗的谈吐,得体的举止容易让人生出好感,所以,他们都放心的把钱借给沈桂林。在案发前一个月他们也按时收到了利息,所以沈桂林的出逃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当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时都觉得非常突然,那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让沈桂林仓皇出逃的呢?我们从他在海南的创业经历,也许能够得到答案。
1992年,已经30岁的沈桂林孤身一人来到海南,刚开始他到处打工,可是渐渐地他不再满足于为别人打工了。
2002年,他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获得海口泰特典当有限责任公司60%的股份,并自任总经理。2003年7月,沈桂林成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据沈桂林说,当时海南还没有小额贷款公司,一些急需资金的企业便找到典当公司来贷款,看到这是个好机会,他便把典当行作为创业的第一步,刚开始时,他主要也是跟亲朋好友借的钱,以2分5左右的月息作为回报。
在借款给沈桂林的受害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生意人,他们在借款给沈桂林前,他们也对他的典当公司进行过评估,认为典当公司能赚钱。
沈桂林说,因为当时银行对小额贷款管得严,很多急需资金的公司都找典当行来借贷,所以他的生意很是不错,2004年,他又成立了海南泰达拍卖有限公司。
不久,沈桂林就被选为海南省典当协会会长,海南省拍卖协会的会长,2007年,他又创办了海南美丽道文化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沈桂林说,他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化和现代诗歌,有时他自己也会写诗,所以文化艺术产业才是他最喜欢的,他在海南开了一个两千多平米的一个画廊,定期举办各种艺术品展览和拍卖,但是沈桂林也承认,他做的文化产业一开始时并不赚钱,但是沈桂林通过举办这些艺术品展览却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名声, 他被选为海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也带来了更实际的好处。
开始有一部分人慕名而来主动借钱给他,或者是通过公司员工找他来投资。据调查,在2007年之前,沈桂林虽然也向外借钱但是金额并不大,从2009年开始,沈桂林突然大量借钱,而且借钱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多,数额巨大,那么2009年,在沈桂林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沈桂林说,2008年他公司的经营状况开始出现问题,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让海南许多企业也受到巨大打击,他放贷给这些企业的钱没法及时回收。
与此同时,国家金融政策也逐渐放开,出现了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沈桂林典当公司的放贷业务也在逐步减少,但是每个月他都要按时付给投资人利息,在收益很少的情况下,因为收不回来客户的利息,他就只能拿融资过来的本金,来偿还这些投资人的利息和本金,有时候有的客户临时需要把资金撤回去,他还要按时地偿还给客户,这样就造成一个很被动的局面。时间长了以后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008年,沈桂林拆东墙补西墙,周转资金的缺口逐渐增大,为了能够堵住这个窟窿,从2009年沈桂林开始大量借款,并且数额巨大,不仅他本人,他还通过公司员工、朋友等人帮助招揽等方式,以其个人名义,并以泰特典当公司、海南泰达拍卖有限公司等公司做担保,承诺支付月息1.5%至4%的不等利息,与众多投资者签订了《借款协议》。
为了维持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假象,有的时候沈桂林还进行虚假拍卖,邀请一些人来充当买家。
受害者刘女士说,她原先并不认识沈桂林,通过参加虚假拍卖她才第一次见到沈桂林。但是沈桂林公司的一名员工是她的朋友,朋友不断告诉她,把钱借给沈桂林坐收利息是最稳妥的赚钱方式。因为相信了朋友的话,刘女士把自家的一套房子卖掉,拿着40万元和沈桂林签了借款协议。
这些受害者借款给沈桂林时大多集中在2009和2010年,有时为了让出借人相信自己的实力,沈桂林甚至找人制作假的房产证明。
即使在公司基本没有业务、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沈桂林依然保持一贯大方的作风,让人觉得公司的经营效益非常好。他曾经组织几十个人去意大利搞画展。其实就是让宣传他,对他进行包装,这一趟至少花了一两百万。这些钱都是这些投资人的钱。
类似这种花销在沈桂林的身上很多,为了骗取更多的人,沈桂林又继续扩大公司规模,不久他又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设立美丽道文化艺术中心的分支机构。
沈桂林说,2010年以后,他每天最担心的是因为没有按时付利息,造成信誉不好的影响,如果出借人闻风赶到他的公司要求退钱,形成挤兑,那他就立马完蛋了,所以,最后几年,他都在想方设法隐瞒公司的真实状况。
到了2013年,沈桂林每月光是利息就要支付2000多万元,但是他公司的经营却越来越糟,几乎没有任何盈利。
2013年12月1日,沈桂林支付完最后一位出借人的利息后,他说,他的账户上已经所剩无几了,但是12月7日又有一批利息将近700万要按时支付。2013年12月7日的早晨,沈桂林独自买了一张从海南去香港的单程机票,并辗转逃到泰国、缅甸等地。临走前,他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登记借款金额、支付利息等资料的账本。
2015年7月7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沈桂林涉嫌集资诈骗案。同时审理的还有被告人谈雄杰等七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公诉员在法庭上陈述:本院认为被告人沈桂林无视国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的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并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2条第199条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沈桂林涉嫌集资诈骗案是海南建省以来最大的一起非法集资案,法庭表示将择期对该案进行宣判。沈桂林将对他的所作所为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现在民间金融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初衷是在助力小微企业实体经济成长的同时,也丰富大家的理财渠道,让个人资产得以增值。但是随着近年民间金融案件的频发,突显出民间金融市场的种种漏洞。如何在法律框架之内,通过政策引导,以及专业的金融制度设计与架构,规范流程,严控风险,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间金融的初衷,让这个市场在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