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在全省组织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发挥金融系统省、市、县三级“一把手”示范带动作用,分层级、分领域、分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走访对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金融系统通过走访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2705个,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141场次,签约金额1553亿元。
一、畅通金融政策传导渠道,让政策“传得开”
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以“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为抓手,推动省内各地、各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工作专班,编制金融政策清单,通过制作政策明白纸、口袋书、宣传动画等形式,利用政银企对接会、银企座谈、现场调研等方式宣讲相关政策,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看得懂政策、享受好红利。截至9月末,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班子成员先后赴部分市县、产业园区、银行机构等宣讲金融政策20余次,省内各市州分行组织开展金融政策集中宣传活动380余次,覆盖5460余家市场主体,印发金融产品手册4.9万册。
省内各金融机构迅速响应,梳理重点客户清单,明确走访时间表,有序开展政策宣讲工作。例如,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选派骨干加入政府专班,构建政银企三方协同机制,结合最新金融政策,三级联动进园区、进企业送产品、送服务;长沙银行对潜在客户开展网格化走访,并对重点客户逐户上门推介产品,“一户一策”提供融资辅导,实现重点园区、协会、企业、商圈、社区、村镇等全覆盖。
二、分类施策破解融资堵点,让资金“投得准”
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问题、问题责任和解决措施等“三张清单”,积极畅通市场主体金融服务诉求反映渠道,认真登记和甄别市场主体的具体困难和诉求,让企业金融服务诉求有人关心、有人过问、有人解决。省内人民银行系统通过专项行动分类施策,人民银行湘潭市分行联合湘潭高新区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促成授信合作90.7亿元;人民银行岳阳市分行指导中国银行岳阳分行聚焦当地浮标钓具产业资金周转周期长、轻资产运营等痛点,创新“工信贷”“外贸贷”等专项信贷产品,目前已与50余家浮标钓具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人民银行株洲市分行立足醴陵陶瓷产业特色,搭建“一行一主链”产融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湘瓷贷”“陶瓷大师贷”“醴瓷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为陶瓷产业发放贷款超千笔,金额92.6亿元。
省内各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加强靶向发力,帮助更多市场主体实现融资。比如,长沙农商银行天心支行针对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创新“项目制融资+供应链金融”嵌套模式,累计向某钢结构企业提供3.5亿元贷款支持,并帮助企业申报湖南省工业领域融资贴息,为企业降低1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聚焦企业发明专利构建量化评估模型,确定以“流动资金贷款+专利权质押”为核心的风险缓释方案,成功向长沙某制药公司授信2000万元,顺利帮助企业将“无形专利”转化为“有形资产”,破解企业新药研发融资瓶颈。
三、推动产品产业精准对接,让支持“更到位”
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全面对接全省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技术攻关项目、物流发展“强基补链”工程以及信息、农业、交通、水利等重点项目,主动投身全省“4×4”现代化产业建设;延伸金融服务链,拓展金融生态圈,创新特色产品,探索差异化融资支持路径,解决好薄弱环节金融支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例如,针对张家界某土家织锦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问题,当地金融机构建立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完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方式,创新开发数据资产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并成功落地辖内首笔民营企业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有效增加企业贷款金额。
产品与产业精准对接,体现了经济金融共生共荣的良性互动。目前,定制化金融产品创新在全省各家银行机构纷纷落地。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创新“一项目一方案”模式,为某国家级龙头企业的下游经销商发放种业贷款800余笔,金额超4.3亿元;长沙银行针对浏阳烟花产业集群定制“烟花贷”;蓝山农商银行建立“专属客户经理+快速审批小组”联动机制,对皮具公司贷款申请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