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金监函〔2023〕128号
张正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毛细血管,同时也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重点领域之一,您的建议很有现实意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为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
一、完善银行信贷机制、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方面
一是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强化稳企纾困。截至2022年末,全省银行业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772.6亿元、增长17.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27.3亿元,较年初增长22.4%,有贷款余额户数121.1万户,较年初增加14.6万户。此外,做好抗疫抒困工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2022年末,全省6大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贷款余额8923.4亿元,较年初增加791.9亿元,实现稳步增长目标;全年财险公司累计提供营业中断、财产损失、雇主责任及货物运输险等保险保障17.9万亿元。
二是优化信贷机制,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量。近年来,湖南银监局发文要求各银行机构完善授信审批机制,并督促辖内银行机构推进县域支行网点建设,完善贷款审批制度,进一步提高县域网点的贷款审批效率,全省银行业已设立社区支行151家,普惠、小微等专营特色支行305家。依托“信易贷”“银税互动”“湘企融”“湘信贷”等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机制,综合运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畅通银企信息互通渠道,拓宽融资服务场景,完善信用评价模型、业务流程和产品,通过在线申请、实时审批、自助放款的模式,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全流程在线办理。
三是推动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2年,全省银行业累计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44%,较2021年下降0.41个百分点。严格落实信贷融资收费和服务价格管理规定,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金融服务手续费。2022年全省银行业合计取消、精简、降低收费标准项目929个,为150.9万户企业减免、清退息费83.8亿元。
四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湖南银保监局、人民银行长沙中支推动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改进信贷审批技术,加大产品创新,加大信用贷款投放。2022年,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达22.1%,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全省新增普惠小微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达42.4%;开展动产抵质押融资试点,创新动产融资模式,截至2022年末全省动产抵质押融资同比增长38.1%。
二、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方面
一是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目前,我省已全面建成省级为主体、市州为骨干、县市区机构全面覆盖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截至2022年末,已有两批次36家融资担保公司纳入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名单,占全省融资担保公司总量的30.8%。2020年以来,我局联合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强化融资担保机构增信分险作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通知》《湖南省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印发〈湖南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的通知》《关于做好2022-2023年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保费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在风险代偿补偿、保费补贴和尽职免责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体系,为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推动融资担保降费让利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为引导融资担保公司敢担愿担和降低费率,我局加强督导全省融资担保机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各项政策。截至2022年末,我省融资担保公司直接融资担保年化综合费率平均值已降至1.62%,同比下降2.40%;名单制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直接融资担保年化综合费率已降至0.42%,同比下降49.40%。
三是鼓励和支持融资担保公司创新产品服务。2022年,全省融资担保行涌现出了一大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契合市场主体需求、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创新产品,如长沙市长财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暖冬行动”(抗疫专项行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自贸融资无忧担”、衡阳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园区信用担”等。在我省2022年融资创新考评中,全省12家融资担保公司的17个融资创新项目参与了集中评审,均集中在在抗击疫情恢复生产、支持中小企业等方面,最终有5个产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4个产品获得优胜奖。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
一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近年来,我局会同省财政厅通过统筹整合各类风险补偿资金,创新风补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园区企业“潇湘财银贷”、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银担普惠信用贷等改革试点,推进企业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园区动产抵质押融资、应收账款池质押融资、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便利优惠融资和汇率避险等金融创新,激发“敢贷、愿贷”活力。截至2022年末,“潇湘财银贷”累计为1105家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49.86亿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发放超70亿元;“银担普惠信用贷”产品在保业务规模达50.42亿元,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1.63万户,首贷比例达31.40%。
二是用好贴息政策,着力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2022年,我省共拨付中央和省级贴息资金5.11亿元,支持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56亿元,扶持创业个人1.26万人、小微企业921户。落实民品民贸贷款贴息政策,2022年省财政安排5488万元对民贸民品企业33.9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按照不高于2.88%的给予贴息支持。落实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2022年省财政预拨2935万元,足额保障中小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资金。
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上市培育,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2022年,我局主要领导带队拜访中国证监会及三大证券交易所,与三大证券交易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交流,构建地方政府、交易所、企业之间良好的沟通对接渠道,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全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全省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263.37亿元,A股总市值达1.58万亿元,均排中部第2位。同时,我局加强业务指导,支持湖南股交所开办专精特新专板,充分发挥其作为企业上市“孵化港”的作用。2022年,从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多层次资本市场奖补资金1.59亿元,对372家企业给予补助,支持我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四是优化政务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提质降本。近年来,我局与省财政厅、湖南银保监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若干意见》《关于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通知》等系列金融支持措施,,建立了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2020年-2022年共向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补偿资金29697万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落实国家各部委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杜绝出现违规收费行为,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湖南税务局已与32家银行签订“银税互动合作协议”,帮助企业将其“纳税信用”转换为“贷款信用”,打造了“湖南税务线上银税互动平台”,将申贷全流程由原“线下”45个工作日缩短到“线上”数分钟内即可完成。2022年,通过“银税互动”活动帮助81.7万户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获得税收信用贷款1066亿元,贷款户次及金额同比增长86%、40%。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充分吸取您的建议,继续推进缓解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关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完善银行信贷机制。引导银行机构持续完善内部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优化审批流程制度,适当扩大基层支行的贷款审批权限,降低贷款利率。
二是继续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增信。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支持其增强资本实力,鼓励其根据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继续落实“4321”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在省级财政降费奖补政策的框架指导下,建立符合当地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实际的保费补贴、风险代偿补偿等政策,推动融资担保公司降费让利。
三是加大征信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优化省级征信平台建设,推动银行开展“流水贷”信用贷款、应收账款池质押贷款业务,推动园区信用体系建设。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进一步优化我省信贷结构,为湖南打好经济社会发展“六仗”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四是做好财政补贴工作,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继续通过保费补贴、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更大规模、更低成本、更有效率地服务中小企业,着力缓解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是继续加强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收费。聚焦社会关注、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行为,组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收费行为进行抽查检查,依法严厉查处价费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传导惠企政策落实,支持减轻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压力。
六是进一步深入开展“银税互动”活动。大力推广“湖南税务银税互动平台”,不断扩大实现“银税直连”模式的银行机构数量,丰富“线上银税互动”产品,惠及更多企业。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国家融资平台湖南省级节点”,依据税收大数据协助银行业金融机构降低信贷风险、精准放贷,更好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
感谢你对我省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15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监管一处张惠
联系电话:0731-82212178,手机号码:18774870403
抄送:衡阳市人大常委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