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378号提案

  • 索引号:430S00719/2015-9711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湖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 发文日期:2015-11-30 19:11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378号提案

 

政治建设  类

042  号

湖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378号提案

提案类型

个人提案

集体提案单位名称

 

案 由

关于加快湖南省民族贫困地区小康建设的提 案

第一提案人

吴少叶 等 1 名

界 别

少数民族

委员证号

2013601

邮政编码

416800  

联系电话


单位及职务

龙山县政协主席,县委宣传部部长

E-Mail

 

通讯地址

主 题 词

 

提案日期 

2015-01-26

审查意见

立案

2015-01-30

相关情况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供参考)

省政府办公厅 省委办公厅

办理单位

主办

省发改委

会办

省财政厅 省政府金融办 省扶贫办 省国土资源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民宗委

提案内容(包括案由、案据和方案)

 

关于加快湖南省民族贫困地区小康建设的提  案

吴少叶

就湖南省来看,区域间小康实现程度水平不一,2013年,长株潭地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95%,大湘西地区只有76%,近40个贫困县不到70%,长沙市人均GDP10万元,是湘西州人均1.62万元的6.2倍。

就龙山县来看,该县是湘西州的民族贫困县,2013年人均GDP不足1万元,小康实现程度仅64.7%,比全省平均程度低23个百分点,要在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面临巨大压力。差距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低,贫困面大。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55亿元,仅占全省比重0.22%,人均GDP9352元,仅为全省平均的25%。全县尚有贫困人口3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5%。已脱贫农民因自然灾害、大病、子女上大学等因素,极易返贫。二是工业经济举步维艰,财政十分困难。2013年,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仅为24%,规模工业增加值不足4亿元,很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缺少财源支撑,属典型的吃饭型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存度较高,上级补助收入占总财力的比重在70%左右。2013年财税收入3.96亿元,仅占全省比重0.12%,人均财政收入775元,仅为全省平均的1.6%。三是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境内无铁路,高速公路尚在建设中,还有200个村没有实行农网升级改造,315 条村级公路未硬化,9.5万农民未解决安全饮水困难,70%以上农民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科教文卫体等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四是人才外流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待遇、发展环境等原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孔雀东南飞”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小,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致富困难。

建议:

1.认真清理并落实已制定的民族贫困地区各项扶持政策。湖南省下发了一系列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文件,但有的落实得好,有的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如比较重要的文件《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湘发〔2012〕4号),明确了对湘西州财税、项目、产业、土地、人才、扶贫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但一些规定只定性没定量,不好落实,如文件第29条“加强资源勘探,安排资金支持公益性找矿”;一些规定没有得到执行,如第24条“取消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州本级和县以下(含县)资金配套”,以龙山县在建的龙里公路项目为例,省里按400万元/公里安排建设资金,而实际投资近800万元/公里,仅此项目就需要县里配套近4亿元。如第31条“人才政策”中明确:“对湘西自治州干部职工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给予专项补贴”,但实际执行时与第24条打捆执行。特别是各项优惠政策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考核体系不健全,执行不执行一个样。建议省里认真清理分析优惠政策,明确考核办法,适时调整不适应发展的规定;同时,民族贫困地区也要积极汇报,大力争取,用够用活优惠政策。

    2.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目前,民族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不足,要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必须加大直接“输血”的力度。近几年来,作为国扶县的龙山县每年得到数千万元的扶贫资金,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加上该县每年政府性债务还款和上解支出在1亿元以上,县财政十分困难。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里设立民族贫困地区同步小康建设专项基金;在安排项目和专项资金时,对民族贫困地区予以倾斜照顾,并落实配套减免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金等社会资本投入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

    3.加快制定并落实针对龙凤示范区的专项扶持政策。龙凤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并在全国14个片区设立的唯一指导贫困片区发展的示范区,但缺乏具体政策支持,示范区名不符实,无力承担示范引领作用。建议:省里加大向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汇报争取力度,力争由国家民委牵头,三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支持龙凤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在产业布局、扶贫开发、金融创新、大区域交通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争取国家发改委贫困地区片区协作发展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争取国家民委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议省里出台支持龙凤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予以专项支持政策,如在土地政策方面,支持土地利用总规修改或调整,相应增加用地指标,保障用地计划,并大力实施丘陵坡耕地改造等项目。

    4.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力度。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要靠贫困地区自己,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人口素质,是民族贫困地区小康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建议:加大对教育扶贫工程的投入,全面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提高贫困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制定贫困生专项救助政策;加强贫困地区技能培训工作的扶持,适当布局职业技术学院,让外出务工人员都得到基础培训;推行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互派教师、医生、技术干部挂职锻炼;放宽民族贫困地区的人员编制,扩大教师、医生、工程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招聘规模,增强民族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联名人

 

姓 名

委员证号

通讯地址

界 别

联系电话

 

 

 

 

 

 

 

联系人

 

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378号提案

666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