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出多项政策措施。6月底,人民银行会同四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8〕162号),并牵头召开全国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深入开展调研督导、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等多种形式,督促和引导全省银行机构迅速落实中央相关政策要求,不断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切实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入,为我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撑。
一、用好用足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2018年1-9月,全省人民银行系统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40.2亿元、办理再贴现103.5亿元,全年全省调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10亿元,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仅为2.75%和2.25%。同时,督导银行机构将人民银行低成本资金政策优惠传导至小微企业,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再贷款利率5个百分点,运用再贴现资金办理的小微企业票据贴现利率要低于银行同期同档次贴现利率。
二、加强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引导
6月底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组织召开金融机构小微金融座谈会,全面掌握全省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存在问题。分湘西北、湘中南两个片区召开人民银行系统小微金融服务调研推进会,马天禄行长亲自到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湖南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从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扩大信贷投入、降低融资成本、创新金融服务、强化考核激励、落实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24条具体措施,进一步督促和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向小微企业。联合省经信委印发《湖南省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制度》(即“白名单”制度),要求省内银行机构对进入“白名单”的企业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其中大部分为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
三、有效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一方面,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专项金融债券用于小微企业。支持长沙银行发行2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募集的存量资金已全部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94%,低于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5个基点。另一方面,支持小微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9月末,全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含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余额2232.8亿元,同比增长11%;1-9月,全省累计新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587.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新发行103.5亿元,占比17.6%。
四、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
开展“金融服务湖南实体经济市州行”专项行动,组织省级银行机构到娄底、湘潭、永州、张家界等部分市州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对各地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情况及问题进行把脉会诊,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搭建平台、疏通血脉。截至2018年9月末,实际达成项目318个,到位资金400.7亿元。联合省经信委举办湖南制造强省建设产融合作银企对接会,现场发布了2018年第一批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通过湖南产融信息对接合作平台,向银行推送企业信息,向企业推送金融信息,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调研督导
2018年7-8月,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专题研究部署对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重点工作开展中期督查。由马天禄行长等行领导带队深入市州人民银行、企业、园区、银行机构等,实地开展小微金融调研督导。9月,又组织6个督导组,由曾涛副行长带队,通过与每家银行的行领导、部门负责人及支行、网点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翻阅相关文件资料,以及查看信贷管理系统等形式,对19家省级银行逐一进行实地调研督导,督促落实小微金融有关政策。
在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的引导和督促下,全省银行机构强化内部考核激励,落实尽职免责制度,积极调整利率定价策略,创新小微信贷产品和服务,全省小微企业贷款“量扩、价降”,政策效应逐步体现。截至2018年9月末,湖南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177.5亿元,同比增长15.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即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贷款)增速较上年加快8.9个百分点。1-9月,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812.2亿元;其中,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81.8亿元,同比多增220.6亿元。2018年三季度,全省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1%,环比下降20BP,较全部贷款利率低41BP;9月当月单户授信小于(含)5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13%,环比下降25BP。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