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通知,于今年9月至2017年4月在全国开展联合整治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专项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打击网络盗刷银行卡。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不法分子通过电信技术、黑客技术等手段,窃取银行卡信息进而盗取卡内资金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网上盗刷案件高发涉案金额大
据公安部经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5个月,全国立案查处窃取、收买、非法提供银行卡信息犯罪案件177起,同比上升4.5倍。银行卡信息泄露方式从以往的改装POS机、ATM机窃取数据和密码等,发展为利用黑客技术或伪基站、钓鱼网站等批量盗取方式。
广东银行卡发卡量全国第一,银行卡犯罪占到全省经济犯罪的40%。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政委黄培富说,当前打击银行卡盗刷犯罪的战场正逐渐转向互联网,网上盗刷等犯罪发案数多,涉及金额大。
记者在福建、湖南、广东等地采访了解到,在网上盗刷案件中,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人员,以“订单出现异常需退款”发短信,或是虚拟银行客服号码发送“积分兑换”“网上银行升级”等短信,诱骗受害者点击木马链接或登录钓鱼网站,获取受害者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窃取其账户存款。
动态验证码易被盗取
银行业内人士介绍,各银行基本都是通过动态验证码来保障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安全。但从发案情况看,看似安全的动态验证码也容易被诈骗分子盗取,造成盗刷高发。
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陈鸿说:“储户点击手机短信中的木马链接后,手机上的通讯录、短信等个人信息全部被诈骗分子窃取。该手机其后接收的新短信也会自动转入诈骗分子的邮箱,银行发送的动态验证码很容易被诈骗分子掌握。”
福建、广东、湖南等地民警调查还发现,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落实央行关于账户转账金额限制和实名制要求。诈骗分子窃取银行卡信息后,将卡内资金盗刷到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并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手机充值卡、比特币等,再转卖套现。公安机关查处资金流向、追回赃款面临较大难度。
记者调查还发现,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违规发放POS机也给诈骗分子盗刷可乘之机。湖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专家王偲宇说:“从盗刷案件看,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提供虚假材料就可通过各种代理商申请POS机,难以查找真正的使用人。”
防范盗刷应多措并举
记者在湖南、福建等地法院采访了解到,从司法判例看,犯罪分子窃取受害者磁条卡信息后“克隆”银行卡的,法院判决银行承担部分乃至全部赔偿责任的案例较多,但受害者被木马病毒入侵或钓鱼网站窃取银行卡信息后盗刷的案件中,银行不承担责任是多地法院的普遍观点。
多名银行业人士认为,网络盗刷案件中,信息泄露的源头是受害者本人,很难认为银行方面存在过错。
一些公安民警、银行业人士和法律专家表示,防范银行卡盗刷应当多措并举。储户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从银行的角度,要升级技术手段;公安部门应加强对伪基站犯罪活动的打击。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