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6月底,资产总额2564.75亿元,存款总额2154亿元,授信总额1207.48亿元
创新,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当前,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振兴,也需要银行鼎力相助。
作为一家资产规模站上2000亿元新台阶的城商行,长沙银行今年紧扣“创新发展年”工作主题,心无旁骛地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向着“三年翻一番、十年过万亿、领跑中西部、挺进十二强”和“三个银行建设”(即打造“中国最快乐的银行”、“中国最优秀的社区化银行”、“中国领先的网络银行”)的战略总目标奋力前行。
今年上半年,长沙银行业务强劲增长、逆势上行,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半年度业绩,主要业务增速高于同期城商行平均水平。截至6月底,全行资产总额2564.75亿元,较年初增加442.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2670亿元的96.06%,同比多增442.85亿元,增速同比高20.87个百分点;存款总额2154亿元,较年初增加403.9亿元,增幅为23.07%,同比多增425.75亿元,增速快24.13个百分点;授信总额1207.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27.3亿元的90.97%,较年初增加191.01亿元,增幅为18.79%,同比多增83.68亿元,增速快5.31个百分点。
服务地方提挡加速
今年3月10日,长沙银行与数十家政务企业共话破解“融资难”。会议大背景是国务院办公厅43号文下发后,地方融资平台收紧,创新投融资模式迫在眉睫。
拓宽政务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地方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一大重要举措是力推“城市发展基金”模式。彼时,长沙银行已按“城市发展基金”模式成功募集5亿元运用于湖南省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旗下5个子项目,并与株洲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融资16亿元推进当地棚户区改造。
“多年来与企业间的通力合作与互信互利,已成为长沙银行发展的活力之源。银企双方理应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长沙银行主要负责人介绍,至6月底已发起设立城市发展基金14笔,合计103.9亿元。
面对上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加大对地方融资支持是题中之义。至6月底,长沙银行贷款余额达825.23亿元,比年初增长122.17亿元,增幅为24.34%;涉农贷款余额为53.61亿元,较年初增长24.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83.48亿元,较年初增长3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2万余户。此外,在表内贷款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长沙银行还积极通过综合经营和结构化融资发放表外授信381.74亿元,较年初增长24.5%。
创新发展渐入佳境
“新常态”给银行业带来利率市场化提速、存款保险制度推行、互联网金融深化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在长沙银行看来,惟有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才是出路。
立足自身特点,长沙银行积极拓展“一体两翼一尾”业务新格局。
从客户、产品、系统、队伍四个关键点着手,以网点转型、社区银行建设为依托推进大零售业务转型发展。目前,长沙银行有24家分支机构、102个营业网点,控股发起湘西、祁阳、宜章三家长行村镇银行。建成开业的社区银行155家,其中社区支行42家。
大力发展大资管业务,加快构建“表内+表外、银行+投行、融资+融智”的综合经营新格局,由被动负债、存款立行向资产立行转变。上半年,长沙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71期、金额364.26亿元,同比增加194.46亿元,增幅为114.52%;投行业务持续跨越,完成投行项目23个,新增融资54.71亿元,业务存量突破160亿元。
加快网络金融布局,提升批量获客能力,提升客户黏性。至6月底,长沙银行网络金融用户数达到467.8万户,较年初增加98.05万户,交易量达到2507.93亿元,同比增加159.27亿元。其中掌钱用户达到421.03万户,交易量152.9亿元,直销银行“e钱庄”正式上线。
同时,长沙银行全面加快盈利模式创新,通过降低负债成本,强化成本管理,提升定价能力,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将更多信贷资源向低资本消耗、高收益的业务倾斜。
上半年,长沙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全面启动;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第1期(5亿元)正式发行;完成首单信用债“15中冶MTN001中票”销售;由该行主导的中西部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加速搭建;首次发行PPN项目;获批成为湖南地方债发行的8家主承销商之一;获得shibor场外报价行资格;获得2015至2017年国库现金定期存款参与银行团成员资格。
完善治理苦练内功
积极应对新挑战,长沙银行加快业务转型,强化风险防控,推进管理提升,持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至6月底,全行资本充足率为11.04%,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56%,成本收入比为29.75%,拨贷比为2.69%,拨备覆盖率为224.09%,均达到监管要求。
长沙银行认为,要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公司治理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今年以来,该行推进“三会一层”的职责分明、各司其职、运作规范,全面梳理并首次推出了清晰的法人授权办法,理清了“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增配独立董事,强化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建设,全面提升董事会履职能力。
——梳理制定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确保相关职权的有效行使,积极维护股东的正当权益。
——完成了总分支管理架构的调整,颁布了等级行管理办法,使机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引导分支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梳理优化内部流程,形成“三个清单三个机制”,完善了转授权管理办法,实现了流程精简和效能提升。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业正处在不良风险的高发期,资产质量面临巨大挑战。对此,长沙银行始终坚持稳健审慎的经营原则,把风险防控放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全力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如大力推行“四个一”,即一行一策、一户一策、一周一会、一周一报,通过加强组织、名单制管理和训勉谈话,打了一场不良贷款压旧控新的攻坚战。上半年共清收不良贷款5251万元,不良率为1.22%,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