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市政府经济金融办牵头,联合市财政局、天元区金融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信贷风险补偿工作调研座谈会”。中国银行、长沙银行、市农商行、丰叶担保、国信财富担保、高科火炬担保以及高新园区5家优质小微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会。此次会议主要针对《株洲市产业园区小微工业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进行研讨,围绕如何更好地推动“四方分担”风险补偿业务的落实展开了讨论。
我市风险补偿基金是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打造“动力株洲”发展目标背景下,由市经金办牵头,联合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科技局于2014年共同设立的,金额2000万元,主要是通过“四方分担”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我市科技创新型小微工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止到2017年12月,通过“风险补偿+银行”共进退、共担损模式,为46家企业累计授信1.9亿元。
会上,高科火炬和市政府经济金融办银行科分别提出了目前业务发展的不足,如: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企业获得率还有待增强;各区发展不平衡;担保、保险还未发挥效应;评级机构尚未参与;信用信息共享不足等情况。参会的湖南日新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四兴机械有限公司、湖南利德电子浆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自身与科技银行合作贷款情况,并对现有的融资困境提出有关需求:对于即将到期的“瞪羚贷”,希望有后续产品跟进;建议政府牵头引导相关机构开展小微工业企业信用评级,通过信用评级公信力,助力小微工业企业授信融资;面对企业贷款过桥压力大,抵质押担保物匮缺,希望政府能多给予政策支持。国信财富担保、丰叶担保2家公司介绍了目前服务小微工业情况,建议对合规的小微企业担保可以实现不良尽职免责,融担收费要与风险相匹配。中国银行、长沙银行、市农商行3家银行机构介绍目前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亮点与困境,希望政府搭建小微企业信息平台,协助银行找企业;对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因司法追诉时耗过长,建议改由先偿后追。
市政府经济金融办易正坤副主任就目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融担、企业存在的矛盾,提出建立政府、银行金融机构、担保、保险信贷风险分担新机制。与会各银行机构、担保公司、企业对新方案展开深入讨论交流,纷纷表示新方案的提出将更好地发挥“风险补偿基金”对产业园区小微工业企业的引导、支持作用,撬动金融机构更大支持力度,体现了政府对小微工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心。
易正坤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推进“四方分担”业务实施旨在提高金融针对性、有效性,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举措。市政府经济金融办将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风险补偿基金”的杠杆效应,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