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三月廿八 乙巳年 庚辰月 甲子日
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袁隆平
曾经有人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计算了“身价”,据称高达1000亿元。对此,袁隆平先生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过低级和庸俗。”
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稻”,曾在小片试验田实现亩产900公斤的佳绩。他自豪提及,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能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每年便能多养活4亿人。如此伟大成就,套用一句常用语,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好事者为袁隆平“作价”,大抵是这种敬意的“量化”表达。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用“身价”表达敬意,已成为一些人唯一熟悉且惯用的方式。在他们的评判标准里,最伟大、最杰出、对社会贡献最大之人,就理应是“身价”最高之人,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与价值。袁隆平先生的“不领情”,既是对这类人的警醒,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提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在金钱之外,其实还存在着更为可贵的价值。
图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金钱对于个人生活而言,只是生活的保障,绝非活着的终极目的。作为保障,它固然不可或缺,却也无需过度囤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就足够。然而现实中,有的人却本末倒置,将赚钱奉为人生的至高目标,甚至不惜为此铤而走险,踏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最终流下悔恨的泪水。那些秉持正确金钱观的人,往往把更多的精力聚焦于工作上,不仅成就了一番事业,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袁隆平身为享誉世界的专家,却从不追逐奢华的物质享受,将全部心血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水稻研究上,即便年事已高,仍不辞辛劳地奔波于稻田之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更需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御欲望的侵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如此,方能让人生绽放出无限的精彩。
正确的金钱观需要毕生坚守。面对金钱诱惑的考验,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管好心、管住手,牢牢把住人生的“方向盘”,如此才能行稳致远,让人生充实而有意义。
整理自:人民网、《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不攀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