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星期五
二月初八 乙巳年 己卯月 乙亥日
不义之财如浮云,诚信为本守初心
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李嘉诚
这句话是李嘉诚对财富的态度,也是他一生的写照。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教师家庭,但因战乱,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随家人逃到香港,15岁便辍学打工,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在茶楼当过跑堂,在舅父公司做过小学徒,在五金厂做过推销员。但李嘉诚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辞去推销员的工作,跳槽到塑胶公司,凭借努力先后升任部门经理、总经理。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也从未放弃对原则的坚守,这些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商业经验。
美国《福布斯》发布的2024中国香港富豪榜显示,李嘉诚再次登顶榜首。从酒楼伙计到全球华人中顶级富豪之一,李嘉诚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坚韧的毅力、敏锐的眼光,也与他对财富的态度息息相关。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始于长江塑胶厂。他凭借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功将塑胶花推向国际市场。此后,他又凭借精准的市场判断,低价收购土地,投资房地产,逐步积累起巨额财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绝不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他曾说:“富贵两个字,不是连在一起的。真正的富贵是要懂得用自己得来的金钱,尽一点义务和责任。”
2010年8月,在一次发布会上,李嘉诚阐述了自己秉持的财富理念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亦用之有道”。同时,他还透露,在未来10年,李嘉诚基金会的捐款数额将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在李嘉诚看来,财富不仅要以正当方式获取,更要合理运用,发挥其更大价值。
李嘉诚不仅在财富的获取上秉持这一理念,还非常注重财富的合理使用。他将李嘉诚基金会视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并将自己身家的三分之一注入基金会。基金会的捐款主要用于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大中华区域,李嘉诚希望通过这些公益项目帮助解决跨代贫穷问题。在他看来,真正的财富是内心的充实和对社会的贡献。
“有一种钱,一定要舍得花,愈花愈有钱!”有一次,李嘉诚在外面掉了一枚硬币,怎么找都找不到。一般人可能会想:“李嘉诚那么有钱,怎么会在乎这区区一枚硬币?”结果出人意料,他亲自弯腰在地上寻找。最后,司机帮他找到了硬币,作为感谢,李嘉诚给了对方100元作为酬谢。
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一枚硬币都如此吝惜,却给找到钱的司机100元,这是什么逻辑?李嘉诚回应说:“以我的价值观,那枚硬币掉了就没有价值了,而我的司机帮我找到了,我用100元奖励他的工作表现,我认为这100元花得很值得!”他对金钱的观念是看“价值”而非“价格”,“花的每一块钱都要花得有价值”,这是他的金钱价值观。
除此之外,他认为有一种钱一定要舍得花,越肯花就会越有钱,那就是投资自己的头脑,这可以说是最值得且不会亏本的理财方式。这种观念与“股神”巴菲特的理念不谋而合。巴菲特在论述个人投资理财观点时,最著名的主张就是:“没有一项投资的报酬率,高过‘投资自己’。”他认为,智慧是唯一别人抢不走的财富,不会被偷走或被课税,并提出一个自省方式:每天晚上准备上床睡觉时,是否觉得比早上刚睡醒时懂得更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已经“赚了”,“人生中没有一项投资会比‘投资自己’更加划算!”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南方日报》、中国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