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也是振兴乡村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花垣农商银行立足“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围绕助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有效促进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为“一村一品”建设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
边城茶峒景区(资料图)
花垣县边城茶峒古镇因沈从文小说《边城》而名声大噪,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2023年以来,当地民宿业蓬勃发展。民宿从业者在满足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体验需求的同时,面临着升级改造的资金压力。花垣农商银行边城支行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推出“民宿贷”,以“一户一策”的方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担保、质押、信用等多种方式,为客户解决民宿启动和提质资金难题。
边城镇“有涧”名宿(本组图片由林彬、石龙拍摄)
高波曾常年在外务工,妻子田兴凤则在家经营麻辣烫生意。今年5月,高波夫妻俩看到“五一”期间边城镇旅游业的兴旺,有了转型经营民宿的想法。但当时手头资金不足,便来到边城支行咨询“民宿贷”,支行工作人员在与其交流后,立即上门开展贷前调查。
“准备了资料以后,两天就贷下来了30万元。现在我家民宿生意非常火爆,特别是从网络渠道来的订单非常多。这个‘民宿贷’对我们缺少资金的老百姓来说还是很贴心的。”边城镇“有涧”民宿负责人田兴凤开心地说道。
“民宿贷”解决了资金缺口,“有涧”民宿开起来了。花垣农商银行边城支行还为民宿办理了“e支付”二维码牌。截至2024年10月底,“有涧”民宿通过花垣农商银行的“e支付”功能收取的营业额达16万余元。
据统计,从今年年初到10月底,边城支行已累计发放“乡村振兴·民宿贷”贷款61户,金额超过2200万元。
边城支行工作人员与高波夫妻交流
而在高海拔地区的吉卫镇,吊瓜作为一种中药材,易学易种、管理方便、劳动强度不大的产业,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增加经济收入的机会。
吉卫支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石素芝是吉卫镇的吊瓜种植大户,当她的千亩吊瓜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时,吉卫支行主动找上门来服务。
吉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石素芝介绍说:“前几年资金短缺,但是又正遇上收瓜的时节,我们就想不能拖欠种植户辛苦一年的货款。所以,我就找到了吉卫支行。‘吊瓜贷’顺利办下了200万的贷款资金,及时支付了货款,解了燃眉之急。”
花垣农商银行采取“银行+农户+化肥商+合作社+加工厂”的新模式,从土地流转到水泥柱网搭建,从瓜苗培育到种植培管,从采摘收瓜到加工成品,提供一条龙服务,助力广大瓜农放开手脚发展产业。
目前,花垣农商银行已扶持吉卫片区共计210户家庭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短短几年时间,吉卫片区的吊瓜种植从100亩示范种植基地发展到如今6000余亩,种植农户扩大到300余户,每年销售总额近两千万元。
“银行不只是简单的资金提供者,还可以是产业链的引领者。”花垣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琰表示:“花垣农商银行将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方面做好整村授信,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让资金惠及每一位乡村振兴参与者;另一方面,创新信贷产品,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解决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经营主体更容易办到贷款,低成本使用资金,为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农商银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