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湖南湘西大山里的花垣县,苗族人口占比77.3%,是古朴神秘的“百里苗乡”。建行花垣支行的“张富清金融服务队”越过山、淌过水,将金融活水注入大山深处,助力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民解忧吊瓜香
盛夏的阳光如火,照耀着绿色的瓜田,吊瓜在藤蔓上摇曳生姿,硕大的果实沉甸甸地垂挂,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自然的馈赠。种植大户石宝和村民们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穿梭在瓜田中,采摘着成熟的吊瓜。慢慢地,一个个大麻布口袋逐渐被装满,沉甸甸的吊瓜在口袋中发出沙沙的响声,这是丰收的乐章。采摘完毕,村民们将装满吊瓜的麻布口袋搬运到一旁等候的长途货车里。他们小心翼翼,确保每一颗吊瓜都能安全到达深圳,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
“去年吊瓜收益不错,今年想把种植面积扩大一点,建行的‘农商贷’刚好给我解决了这个资金缺口问题!”花垣县猫儿乡村民石宝高兴地说道。
石宝是一名继承父母产业的95后。近年来,吊瓜收益不错,今年年初,石宝早早就与深圳的买家签订了10万斤吊瓜的订货合同。在销售渠道得到了保障后,需要扩大种植量来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可是吊瓜种植第一年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一亩吊瓜种植的成本就要1500元,石宝还打算今年再增加200亩的种植亩数。除去其手头上现有的资金,还差10万元左右的投入成本;扩大种植量还需要请村里的人帮忙,还需要不少的人工费。
就在石宝为投入资金发愁时,他在建行花垣支行办理烟叶种植贷的朋友联系到了该行的“张富清金融服务队”。第二天,石宝就来到建行进行了贷款申请;第三天,成功申请到了11万元的农商贷。
图一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吊瓜基地
为民办事烟叶绿
盛夏,田野里烟叶的绿意渐渐染上了金黄。烟农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他们忙碌地穿梭在田间,挑选着最饱满的烟叶。随着一捆捆烟叶被整齐地堆放,烤烟房的准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吴院生和给他做工的村民们精心搭建烤架,调整温度,确保每一片烟叶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慢慢烘烤。烤烟房内,木柴的噼啪声伴随着烟叶的香气,预示着这又将是一个丰收季。
6月末,花垣县花垣镇紫霞村的烟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吴院生的100亩烟田里,烟苗有1米高,烟农们在田野里忙碌着,收获着夏日的辛劳与希望。看着这满地成熟的烟叶,吴院生心中充满了期待。他心里想着,把烟收割完后,今年的烟叶收成将会非常可观,不仅能还清贷款,还能为家庭带来一份稳定的收入。
图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烟叶种植基地
吴院生是花垣县花垣镇紫霞村的一名新烟农,前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回乡后,在村支书的鼓励和帮助下,吴院生开始考虑在家种植烤烟。烤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和收益潜力,但是一亩烟叶的种植成本大概需要3700元,种植100亩烟叶需要的资金远远超出了吴院生手头的积蓄。面对这一困境,吴院生感到十分焦虑,这巨大的资金投入让他辗转难眠。
就在这时,为解决烟农春耕备耕资金短缺问题,建行花垣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在2024年伊始,主动走进了花垣县各乡镇、各村寨以及村民家中,将金融活水送至田间地头。“那天,在烟叶种植启动大会上看到你们的时候,我就看到希望了!”吴院生和建行的工作人员打趣道,“你们给我发放的30万可是解决了我的“失眠症”啊!”
接下来,建行花垣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将进一步聚焦服务乡村振兴,积极支持湘西州特色产业,强化助农资金投放,持续将金融活水送至田间地头。
为民纾困黄牛肥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一排排标准化的牛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黄牛、一个个喂牛的身影,是花垣县“湘西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坐落于花垣县的龙潭镇到处可见“牛元素”,走进祥和村的养殖基地,只见吴勤荣正在给牛儿们喂草。
据了解,吴勤荣是龙潭镇祥和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养殖黄牛已经有五年了,目前牛棚里养有30多头黄牛。今年,吴大哥的两个孩子都上高中了,孩子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开销比往年增加了许多。于是,吴大哥想要扩大黄牛养殖产业,再增加20头黄牛养殖,给家里增加收入,以保障两个孩子来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开支。但是前两年家里刚盖了新房子,用掉了一大笔钱,现在吴某手头上的资金有限,不足以扩大养殖规模,他每天愁云莫展,想着到底从哪里能借到钱去扩大养殖规模。
图三吴勤荣的牛舍
建行花垣支行的“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通过祥和村支书了解到了吴勤荣的相关情况,当天就主动打电话给吴勤荣,并给出了详细的资金解决方案。“两天就办好了,你们怎么这么快啊!你们建行可给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当30万元“农商贷”通过裕农通APP成功申请到账的那一刻,吴勤荣还在感叹建行的速度和效率。
来源:建行花垣支行
供稿人:黄欣妍、彭晓溪